万物有意思:世界篇(全两册)(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百度网盘下载

作者:北京日报《万物》编写组

出版社:北京日报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万物有意思:世界篇(全两册)

万物有意思:世界篇(全两册)试读:

编者的话

 

第1篇

水母:美丽的海上“霸主”

蛇:亦神亦邪

鹦鹉:善言不由心

乌鸦:城市的“留守者”

蚂蚁:一亿年物种进化之旅

 

 

第2篇

航母:飞机载舰的迷人设想

机关枪:“死神手中的镰刀”

坦克:陆战之王

窃听器:冷战“明星”武器

 

 

第3篇

人种:“造物主”留下的谜团

外星人:一种理所当然的存在

彗星:天上的流浪者

陨石:天外的来客

石油:最富争议的资源

 

 

第4篇

科学实验:大胆且“疯狂”

婴儿喂养:母亲与乳母之争

征婚广告:社会发展的一面镜子

厕所:折射文明进程的一个侧影

 

 

第5篇

隐私权:从无到有不过百年

航班安检:血泪教训倒逼而生

诺贝尔科学奖:获奖是非之争一直存在

养老金:缘起互助互济

 

返回总目录编者的话

中国古人有一句名言,叫“格物致知”,意即穷究一事一物的原理,就可以获得知识和智慧。这是朴素的认识论,也是行之有效的方法论。

2011年初,北京日报创办《万物》版,至今已逾7年,刊出了300多期。每期的《万物》版,选择一事或一物,下一番“格物”的功夫,由远及近、由小及大、由点及面,探究事物生成的来龙去脉、发展的前因后果、演化的承前启后,“致知”乐趣是无穷的。

报纸刊发文章相对便捷,但有一个遗憾,不易保存,也比较分散。于是我们想到,可以挑选其中佳作,重新加以编辑,结集成书,便于随时翻阅,惠及更多的读者。这就是现在这套《万物有意思》的由来。

书中文章的作者虽不是专门的学问家,但写作时从各方面研究成果中“淘金”的功夫下得不少。为通俗易读,作者和编者注重对史事史实、文献资料的筛选和梳理,用平实的文字、晓畅的文理进行新的组合,明快地揭示了万事万物精彩纷呈的趣味历史。因其通俗读物的性质加之发布时间不一,故而资料来源没有按照学术规范一一注明,也无法与原著者一一取得联系。此点希望能得到研究家们的理解支持,如有疑问可以与我们联系。“普中见奇”——正是《万物有意思》的“亮点”。当你闲暇时翻阅这本书,读上一段便会发现,我们身边常见的万物,竟然有如此神奇迷人、嚼起来很有味道的历史。读完一篇,你可能顿时生发“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之感。也许,你会在心里面点赞:咦,真的挺有意思!《万物》编写组

第1篇

水母:美丽的海上“霸主”

 

刘扬活化石比恐龙还老的珊瑚“同门姊妹”,

水母是美丽的海洋生物,它们利用收缩躯体挤压内腔的方式喷水反射前行,远远望去,就好像一顶顶圆伞在水中迅速漂游。细长的触手向四周伸展开来,跟着一起飘动,优美的伞状体闪耀着淡绿色或蓝紫色的光芒,婀娜多姿。“水中之花”就是人们对水母的爱称。

水母属于刺胞动物门水母亚门,与人们熟悉的珊瑚是“同门姊妹”,也是一种低等腔肠动物。水母种类繁多,是一个庞大的家族,目前全球已知的水母约1300余种,我国已发现和记录的有713种。日常生活中,人们根据水母伞状体的不同来分类:能发出银光的叫银水母;像和尚帽子的叫僧帽水母;像船上白帆的叫帆水母;宛如雨伞的叫雨伞水母;方方正正的叫箱水母……

水母是动物界中古老低等的类群,寿命平均只有几个月,但水母的出现比恐龙还早,可追溯到6.5亿年前,一些水母物种甚至距今已有15亿年的生存历史,这些水母是名副其实的活化石。

水母身体含水量达99%,半透明。虽然在海上漂游神速,其实它们并不擅长游泳,常常要借助风、浪和水流来移动。水母的伞缘生有触手,数目随种而异。一些水母的钟状身体内有一种特别的腺体,可以释放出一氧化碳,使身体膨胀。当这类水母遇到敌害或者大风暴时,就会自动将气放掉,沉入海底。海面平静后,它只需几分钟就可以产生气体让自己膨胀漂浮起来。另外,一些水母伞体顶部有气囊,水母控制各个气囊里的充气量,可以改变运动方向。水中大熊猫——桃花水母,是仅有的一种淡水生活的小型水母,直径约2厘米,几乎是透明的,触角约2厘米长

水母有性世代幼虫经一段时间的浮游生活后,向下沉降固着,以出芽的方式长成新的水螅型群体。有些情况下,水母幼虫可以直接发育成新的水母体,或是固着在亲体水母上,还有少数水母能从垂管或伞缘芽生出另一个水母。

水母一般缺乏保护后代的机制,但具有很强的扩散能力,种群不稳定也不易于灭绝。在数量较低时,能迅速恢复到较高水平。在水母密度很高的地方,它们会消耗大量资源,破坏生存环境,也可以通过扩散离开被破坏的地方,并且迅速在别的地方建立起新的种群,因此水母可以说是环境压力下的“机会主义者”。身体比蓝鲸还长,看似温柔实则凶猛

人们曾经认为,浩瀚海洋中栖息的长度最大的动物是蓝鲸,其实不然。1870年,在美国马萨诸塞州海岸,一只霞水母被海浪冲上了岸,它的伞状体直径为2.28米,触手长36米。把这个水母的触手拉开,从一条触手尖端到另一条触手的尖端,竟有74米长,触手展开面积达500多平方米,远远超过海洋中的“巨无霸”——蓝鲸。

水母的伞状体直径有大有小,普通水母的伞状体直径只有20厘米至30厘米,而大型水母的伞状体直径可达2米。从伞状体边缘长出的一些须状条带叫触手,触手有的可长达20米至30米,相当于一条大鲸的长度。浮动在水中的水母,向四周伸出长长的触手,有些水母的伞状体还带有各色花纹。在蓝色的海洋里,这些游动着的色彩各异的精灵显得十分美丽。形态各异的水母

水母虽然“长相”美丽温顺,其实十分凶猛。在伞状体的下面,那些细长的触手是它的武器。触手上布满了刺细胞,可以射出毒液,猎物被刺螫后会迅速麻痹而死。触手就将这些猎物紧紧抓住,送入伞状体腹面中央的消化腔,消化腺能够分泌出消化酶,迅速将猎物体内的蛋白质分解。

炎热的夏天,当人们在海中游泳时,有时会突然感到身体的前胸、后背或四肢一阵刺痛,犹如被皮鞭抽打的感觉,那是水母在刺人了。澳大利亚昆士兰到马来西亚一带的海蜂水母和曳手水母分泌物的毒性很强,如果人类被它们刺到的话,在几分钟之内就会因呼吸困难而死亡,因此它们又被称为“杀手水母”。曾经,西班牙加的斯一周有大约1200人被水母蜇伤,几乎是正常年份的9倍,这让很多游客对西班牙的海滩望而却步。摄食几乎无选择,堪称“黑色能量通道”

水母一旦遇到猎物,从不轻易放过,但水母也有自己的共生伙伴——体长不过7厘米的小牧鱼。小牧鱼随意游弋在水母的触须之间,大鱼游来时就到水母巨伞下的触手中间“避难”,利用水母刺细胞的装置,巧妙地躲过敌人的进攻。有时,小牧鱼甚至还能将大鱼引诱到水母的狩猎范围内使其丧命,这样还可以吃到水母吃剩的残渣碎片。水母和小牧鱼相互利用,互利共生,水母“保护”了小牧鱼,而小牧鱼又吞掉了水母身上栖息的寄生小生物,帮助水母清洁身体。

水母在大洋深海的物种极其丰富多样,具有捕食、共生和寄生多种营养关系。水母对上下层食物链均有重大影响,在物质从表层向深层的主动输送过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堪称“黑色能量通道”。打着“花伞”的小鱼

大多数水母食性广,几乎无选择地摄食一切可获得的浮游动物,包括许多海洋动物的卵和幼虫,以及一些小型鱼类,甚至同类相食。因此,水母的摄食直接控制浮游动物的种群数量,影响种群结构。同时,通过食物链的下行作用影响,水母在浮游动物和浮游植物之间调节种群平衡,避免浮游动物过量繁殖引起浮游植物衰竭,或因浮游动物显著降低而引起水华。

水母对上层食物链的影响主要是鱼类。由于身体含有高水分、多胶质、易分解和自溶等特征,水母可以作为鱼类的饵料。水母还能为某些鱼类提供躲避敌害的场所,这些都利于渔业生产。另一方面,许多鱼类及仔鱼也以浮游动物为主要饵料,水母类对浮游动物的摄食对鱼类造成食物竞争,对海洋鱼类种群补充构成威胁,进而影响渔业发展。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水母数量剧增,而渔业资源全球性衰退,在生态环境持续恶化的情况下,水母很可能取代鱼类成为海洋生态系统营养结构中最主要的上层肉食动物,相当于海洋的“霸主”。水母如此泛滥,气候变暖是首要因素

有关水母暴发对沿海核电厂、化工厂、大型海洋设施和人类日常生活产生的影响,20世纪70年代以来在日本、菲律宾、沙特阿拉伯、美国、欧洲和一些地区都有报道。近年来,由于水母暴发现象频发,使得水母再度成为全球关注的热点,也使科学家们充分认识到水母在生态系统能量流动中发挥的重要作用。

研究表明,气候变暖和人类活动是引起水母数量和分布变化的首要因素。尽管每种水母之间的繁殖周期不尽相同,但从总体来讲,一般是在温度比较高的春夏季,而在全球变暖的背景下,海水温度升高时间的提前使水母也提早进入繁殖期,而寒期来临时间的推后,延长了水母的繁殖时间,造成水母数量暴涨。

除了气候变暖,生物入侵也是水母泛滥的重要原因。轮船压载水的随意排放可能带来当地原来没有的物种。如果外来水母能够适应当地的环境、建立种群,加上缺少生态链上层结构,即没有天敌的缘故,可能导致该种水母数量激增,并造成严重的生态灾害。20世纪80年代发生在黑海的瓣水母入侵,使黑海可利用的海洋资源遭到严重破坏。

科学家发现,海水的富营养化,很可能也是造成水母数量暴涨的原因之一。海水的富营养化会导致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发生改变,从而导致整个浮游生物生态结构发生变化,许多种类生物的生存压力增大。而水母泛食性的特点,使它的摄食压力一下减少很多,提高了其在区域生态系统中的竞争力。而且海水的富营养化也造成浮游生物增多,使水母获得更有利的生长条件。万物说

水母“耳朵”预测海洋变化

水母触手中间的细柄上有一个小球,里面有一粒小小的听石,这是水母的“耳朵”。由海浪和空气摩擦而产生的次声波冲击听石,刺激着周围的神经感受器,使水母在风暴来临之前的十几个小时就能够得到信息,于是,它们就好像是接到命令似的,从海面一下子全部消失了。科学家们曾经模拟水母的器官发送声波做试验,结果发现能在15小时之前测知海洋风暴的讯息。

水母随波逐流,它的水平分布与海流、水团和气象有着密切的关系,有些水母种类可作为判断海流或水团性质的生物指标。例如福建南部渔民利用银币水母(渔民称之为“鳁镜”)作为台湾暖流鳀鱼夏汛的指标,准确预测渔汛。

水母毒素抗癌药物

水母是人类传统的海产食物,我国沿海常见的食用水母有拟叶腕海蜇、叶腕海蜇、海蜇、黄斑海蜇和沙海蜇。有些水母具有药用价值,我国医药对海蜇的应用历史悠久,《本草纲目》提到,海蜇性咸、平,入肝肾,可消热化痰、消肿解毒、软坚散结,治热痰、口燥咽干、阴虚便秘、淋巴结核、高血压、矽肺等症,外用治丹毒、烫伤等。在现代医学的前沿研究领域中,水母毒素是一类结构独特而新颖的蛋白质和多肽混合物,活性广泛,具有溶血、抗氧化等多种生物活性,具有治疗心血管疾病、糖尿病和抗癌等作用,是一大类潜在的海洋药物先导化合物。

桃花水母是“大熊猫”吗?

桃花水母不仅有美丽的名字,还曾有“水中大熊猫”之称。桃花水母的生存史已有65亿年,出现的时间比恐龙还早几亿年,被喻为生物进化研究的“活化石”,其本身独有的基因对现代基因工程研究有重要意义。不过,桃花水母并没有传说中那么珍稀和神秘,在一些干净、平静的水域,经常可以看到桃花水母的身影。

桃花水母在世界很多地方都有,我国四川、浙江、湖北、陕西等地均有发现。由于它们多在早春桃花盛开时节出现,有的为粉红色,在水中游动时状若漂浮在水面的桃花花瓣,因此我国古代称它们为“桃花鱼”。

明万历三十七年《归州志》中有“桃花鱼”的记载。这是世界上桃花水母最早的记录。清雍正三年《古今图书集成》中曾这样细致而生动地描述桃花水母:“桃花水母形如榆荚,大小不一,蠕蠕然游水中,动则一敛一收,若人攒指收放之状,不知避人,取贮盂中亦然。离水取视,不过如涎一捻,绵软无复形体。”清道光十九年《归州志》中有“桃花鱼出叱溪河,桃花开时始见,有红白二种,花落后即无”之记载。

其他古籍中还出现过类似描述:桃花鱼“非鱼也,生于水,故名之曰鱼;生于桃花开时,故名之曰桃花鱼”。“桃花鱼形圆,薄如蝉翼,浮水面作翕张状。”在秭归,“桃花鱼”家喻户晓,并流传着这样一个美丽动人的传说:汉王昭君出塞和亲前返故里探亲,怀抱琵琶,坐在叱溪河上的小舟上,黯然泪下,泪珠滴入河水中化作桃花鱼。

世界上对桃花水母首次进行科学记录和描述是在1880年,标本采自英国伦敦,订名为索氏桃花水母。约半个世纪后,桃花水母在世界各地陆续被发现,主要在亚洲、欧洲、美洲等温带地区,大洋洲也有发现。我国对桃花水母第一次科学记录是在1907年,标本为日本学者采得,经日本学者丘浅订名为川井桃花水母,我国称为宜昌桃花水母。(感谢国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林茂研究员、项鹏助理研究员对本文的大力支持)蛇:亦神亦邪

母冰

世界上没有哪一种动物能像蛇一样,既令人恐惧,又能激起人们的兴趣。从历史文化中来看,它们经常被当成是邪恶的化身,然而喜欢蛇的人却被它们的冷峻外表和突然的致命行为深深吸引。食量惊人,>被误认为能“吞象”

蛇又称虺、螣、蚺、蜧、蜦、长虫,是身体细长的脊椎动物,大部分陆生,分布在除南极洲以及新西兰、爱尔兰等岛屿之外的世界各地。

楚国诗人屈原的作品《天问》中,曾提及“一蛇吞象,厥大何如”。这个典故其后发展成《山海经》中著名的“巴蛇吞象”故事,说巴地有能吞食大象的巨蛇,三年之后才吐出骨头,于是蛇被人定以贪婪、食量惊人的形象。

所有的蛇都是肉食性的,它们主要进食蜥蜴、小型哺乳类动物、鸟类、鱼类、蛋类、其他蛇类、蜗牛及一些昆虫。蛇的食量有时确实惊人,曾有一段视频显示,一条蟒蛇吞下一头奶牛,因为消化不了无奈吐出。这条蛇正在吞食一只蛋

蛇的捕食本领相当高强,无毒蛇一般是靠尖锐牙齿咬住猎物,用身体挤压猎物致死。毒蛇靠它们的毒牙来注射烈性毒液,使猎物被咬后中毒而死。

由于蛇类并不能用牙齿将食物咬开及撕成小块,因此它们必须将食物整个吞下。蛇在吞食时先将嘴张大,把动物的头部衔进嘴里,用牙齿卡住动物身体,然后凭借下颌骨做左右交互运动,慢慢地吞下去。当其一侧下颌骨向后转动时,同侧的牙齿钩着食物,便往咽部送进一步,继之另一侧下颌骨向后转动,同侧牙齿又把食物往咽部送进一步。这样,由于下颌骨的不断交互向后转动,即使很大的食物,也能吞进去。蛇吞食小鸟则从头顶开始,这样,鸟喙弯向鸟颈,不会刺伤蛇的口腔或食管。蛇的吞食速度与食物大小有关,5~6分钟即可吞食小白鼠,较大的鸟则需要15~18分钟。

进食完毕,蛇会进入短暂的休眠状态,静待身体消化食物。蛇消化食物很慢,每吃一次要经过5~6天才能消化完毕,消化高峰多在食后22~50小时。当蛇吞下食物后受到骚扰或者觉得难以全部消化食物时,它们会把食物吐出。蜕皮重生象征“医学智慧”

蛇有换皮的习性,一般被称为“蜕皮”。一条年纪较大的蛇每年平均进行一至两次的蜕皮,而一条成长中的幼蛇一年可能会进行四次蜕皮。蛇类蜕皮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成长,但替换受损旧皮也能去除身上的寄生虫。

在蜕皮前,蛇会停止饮食并躲在某个安全的地方。蜕皮时蛇的表皮会变得暗哑干燥,眼睛会变得浑浊或者呈蓝色。旧皮的内侧面会产生水分,这令旧皮与新皮能够得以分离。如果蛇迟迟不能蜕皮,很可能会被自己的蛇皮勒伤甚至窒息身亡。数天后,蛇皮蜕下,蛇眼也会重新变得清澈。旧皮是从嘴部开始被撑开的,蛇通过不断与外物摩擦,用尽力气从旧皮中穿出。很多时候旧的蛇皮都是从头部至尾部向后方蜕去的,蜕下来的旧皮就像一只褪出来的袜子一般,而旧皮底下的新皮显得更具光泽。

在古希腊神话中,蛇代表着一种神圣的动物,蜕皮象征重生、生殖、疗愈与地底深处所释放的力量。古希腊将阿斯克勒庇俄斯尊为医疗之神,其代表符号是有两条蛇相盘绕的杖。希腊人相信,只要睡在供奉阿斯克勒庇俄斯的祭坛上,就可以治愈任何疾病,神明会在夜间到访,告诉病人如何治疗疾病。

世界卫生组织旗帜上的图徽中亦有一条蛇,同样源自古希腊医疗之神阿斯克勒庇俄斯的权杖,蛇蜕皮重生的特性被视为“医学智慧”的象征,“蛇杖”象征“医学”;而阿斯克勒庇俄斯的女儿许癸厄亚则是希腊的健康女神,手持一只药碗,碗上同样缠着一条长蛇,象征“药学”。号称“小龙”,与龙渊源深厚

蛇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被称为“小龙”,被视作龙的化身,王充在《论衡》中说:“龙或时似蛇,蛇或时似龙。”又说:“龙鳞有文,与蛇为神。”郑玄注《尚书大传》亦指:“蛇,龙之类也,或曰:龙无角者曰蛇。”《后汉书·襄楷传》有“夫龙能变化,蛇亦有神,皆不当死”之语,都表示古代的蛇亦有龙相。《述异记》引民间传说:“水虺百年化蛟,蛟千年化为龙,龙五百年为角龙,千年为应龙。”确定龙是由蛇演化来。明中期的五爪龙图案

西汉开国君主刘邦曾经“斩白蛇起义”,白蛇被指为“白帝子”,“帝子”当然是龙,可它的本相又是蛇。而从地下出土的文物看,无论玉龙、陶器龙纹或用蚌壳、卵石摆的龙,形象都是蛇身。清代对龙袍上的龙纹有明确的规定,皇帝是九五至尊,只有皇帝的龙袍是五爪龙,大臣的都是四爪“龙”,称为蟒。《大清会典》中记载:“凡五爪龙缎立龙缎团补服……官民不得穿用。若颁赐五爪龙缎立龙缎,应挑去一爪穿用。”由此,人们得出“五爪为龙、四爪为蟒”的结论。明代瓷器上的龙图案

从传统观念来看,龙未升天时,它的习性与蛇相同,也是蛰伏在泥土中。所谓“龙蛇之蛰”(《易·系词下》)、“龙蛇泥蟠”(《后汉书·张衡列传》),而蛇得了神性也可“腾云驾雾”(《韩非子·难势》)。至今,在黄河两岸,不但管蛇称“小龙”,还有敬祭小龙的风俗。宜兴一带有俗语云:“成了龙,还是蛇肚里出生。”湖南歌谣中有“南蛇蜕皮就变龙”的歌词。《梦广杂记》卷十说:“潮州土俗,以蛇之有青色者为青龙,奉之如神。每岁二月望到,经涂为舆,管弦钲鼓,舁之以迎。名曰迎青龙。”蛇图腾崇拜,全球风行《韩非子·五蠹》中记述:“上古之世,人民少而禽兽众,人民不胜禽兽虫蛇。”这种对蛇的畏惧和崇敬,由此产生了很多蛇图腾。

人类始祖伏羲与女娲是半人半蛇的形态。中国道教大神玄天上帝脚踩龟将、蛇将,四方神兽之一的“玄武”是龟蛇合一的形象。二十八宿中有翼火蛇。在民间百姓供奉的“五大仙”(狐狸、黄鼠狼、刺猬、蛇、老鼠)中,蛇仙被称为“柳仙”。蛇在中国神话中出现的频率仅次于狐狸。中国著名民间传说《白蛇传》中所提及的白蛇与青蛇,是蛇妖的著名代表。《聊斋志异》中也有很多以蛇为主题的妖怪故事。

印度的创世神话“乳海搅拌”中,众神就是以蛇神婆苏吉为搅拌乳海的工具,主神湿婆颈上常缠着一条护法的眼镜蛇。佛教神明军荼利明王身上也以蛇为装饰。古埃及神话则认为,宇宙是由两条大蛇控制的,一条是正义的象征,而另一条则是邪恶的化身,它们互相争斗便形成了白天和夜晚。胡夫金字塔前面的狮身人面像的额部雕刻圣蛇浮雕。在古埃及,眼镜蛇被看作王位的标记。“东青龙,西白虎,南朱雀,北玄武”,龟蛇玄武坐镇紫禁城的北部

在基督教文化圈里,蛇被视为邪恶的象征,因为蛇曾诱惑夏娃吃禁果。同时蛇又代表着神秘与权力,摩西请求上帝给他神奇的力量,以向人们证明上帝的能量,上帝让他掷下权杖,摩西遵命。权杖落地后,化作游蛇。上帝又让摩西抓住蛇的尾巴,蛇在摩西手上又成了权杖。因此在《圣经》中,蛇是邪恶的,同时也是智慧的。

世界各地神话传说中的大海蛇,不管是北欧神话的耶梦加得、欧洲文化中的海德拉,还是日本的八岐大蛇,都被视为当地的水神,它们发怒时会引发洪水泛滥、海啸等灾难,是各地人民敬畏的对象。此外,位于加勒比海的法国海外大区马提尼克是双线细盲蛇的标本产地,其旗帜上有四条吐信的蛇的图案。而墨西哥国徽上的图案,是一只嘴里叼着蛇的雄鹰。狮身人面像的额部雕刻着圣蛇浮雕蛇吃鼠半年、鼠吃蛇半年,各有胜负

蛇在维护生态平衡中有着重要的生态价值,被称为“无脚猫”,它能有效地扼制鼠类的恶性膨胀。一条银环蛇一年可吞食130只老鼠;而一条眼镜蛇每年吞食的老鼠可达300只。蛇捉鼠的本领和进攻追击老鼠的本领大过猫,这是因为蛇能深入洞穴之中,追得老鼠无路可逃,直至全部吞食它们。

每当冬季到来,气温降低,蛇就开始选择干燥的洞穴、树洞和岩石缝隙作为蔽身之地,进入冬眠。因为蛇属于冷血动物,体内的温度随环境温度的变化而变化。冬天,外界温度下降后,蛇的体温也下降。因此蛇类就采取冬眠的方式来适应低温环境。这期间,蛇不吃不动,仅依靠消耗体内越冬前储备的脂肪来维持生命活动的最低需要。在冬季这样恶劣的自然环境下,散居冬眠的蛇类死亡率高达1/3~1/2、如果群居冬眠就可使周围温度增高1~2摄氏度,还可减少水分的散失。美杜莎画像,卡拉瓦乔绘万物说

当蛇进入冬眠状态,完全失去了活动能力的时候,老鼠报复蛇的时机到了。它们开始挖洞寻蛇,找到冬眠的蛇便食欲大开,就像啃咬其他美味佳肴一样大快朵颐。这种现象正如人们总结的那样形象:“蛇吃鼠半年,鼠吃蛇半年。”

如何分辨毒蛇和自救

目前世界上的蛇约有3000种,其中毒蛇有650多种。世界上最毒的蛇是细鳞太攀蛇,一次产生的毒液就可杀死20万只老鼠。毒蛇的头一般是三角形的,口内有毒牙,牙根部有毒腺,能分泌毒液,多数尾很短,并突然变细;毒蛇咬伤通常可见大而深的齿痕,并有发热、寒战、头晕、头痛、乏力、恶心、呕吐、嗜睡、视物不清、鼻出血等症状。无毒蛇头部呈椭圆形,口内无毒牙,尾部逐渐变细;无毒蛇咬伤常见四排细小的齿痕。

除眼镜蛇外,蛇一般不会主动攻击人。如果与毒蛇不期而遇,保持镇定安静,若被蛇追逐,应忽左忽右地转弯跑,切勿直跑。可以把手里的东西往它旁边扔过去,转移它的注意力,或把衣服朝它扔过去蒙住它,然后跑开。一旦被毒蛇咬伤后,蛇毒在1~3分钟内不会蔓延,这时挤出或冲洗蛇毒,可以有效排除大部分蛇毒。然后用绳索、手帕、植物藤、布带将伤口在近心端5厘米处捆住,防止蛇毒继续在体内扩散。每隔15~20分钟松带子1~2分钟以防肢体缺血坏死。同行者要时刻关注患者的呼吸情况,必要时采取人工呼吸维持,并迅速拨打急救电话,将患者送医院救治。鹦鹉:善言不由心

邢晓莹

鹦鹉是一大类色彩艳丽而形态多样的鸟,隶属于鸟纲、鹦形目、鹦鹉科。主要分布于全世界的热带地区及大洋洲,以果实、种子及花粉为食,有“带羽毛的宝石”之美称。

鹦鹉科有325种,分布于北美洲南部至南美洲之大部分,中南非洲、东南亚、澳大利亚等地区也有分布。一般中、小型种身长为8~30厘米,也有身长达90厘米的大型鹦鹉。羽色有白、黑、灰、绿、红、黄以及这些色彩混合色。

我国境内鹦鹉记录有9种,其中2种基于野生种群,1种尚无定论,全部是国家二类保护动物。

最为常见的如虎皮鹦鹉、牡丹鹦鹉、绯胸鹦鹉、彩虹鹦鹉、小葵花凤头鹦鹉等。除了身披艳丽的羽衣,鹦鹉还能惟妙惟肖地模仿人类语言,吟诗诵词,成为一种常见的笼养观赏鸟。那么鹦鹉为什么会说“人话”呢?鹦鹉学舌和自然界中野生鸟类婉转动听的鸟鸣又有什么不同?就让我们走进神奇的鸟鸣世界,揭开“鹦鹉学舌”之谜。鹦鹉能学舌因其自身条件好

鹦鹉会模仿人类说话,甚至朗诵诗词,秘密就在于它特殊的生理构造——鸣管和舌头。

虽然都会说话,但鹦鹉的发声器与人类的声带有所不同,鹦鹉的发声器叫鸣管,位于气管与支气管的交界处,由最下部的3~6个气管膨大变形后与其左右相邻的三对变形支气管共同构成。

一般的鸟儿能够发出不同频率、高低不一的声音,那是因为当气流进入鸣管后随着鸣管壁的震颤而发出不同的声音。而鹦鹉的发声器官除了具备最基本的鸟类特征之外,其构造比一般的鸟儿更加完善,在它的鸣管中有四五对调节鸣管管径、声率、张力的特殊肌肉——鸣肌,在神经系统的控制下,鸣肌收缩或松弛,发出鸣叫声。紫蓝金刚鹦鹉是鹦鹉家族中个头最大的成员,在宠物市场上它是最昂贵的鸟,能活60年之久

在鸟类鸣管的构造上,鹦鹉的鸣管与人的声带构造很相近,只不过人的声带从喉咙到舌端有20厘米,呈直角,而鹦鹉的鸣管到舌端有15厘米,呈近似直角的钝角。而这个角度就是决定发音的音节和腔调的关键,越接近直角,发声的音节感和腔调感越强,所以,鹦鹉才能够像人类一样发出抑扬顿挫的声音和音节。

再说舌头,鹦鹉的舌头非常发达,圆滑而肥厚柔软,形状也与人的舌头非常相似。具备了这样标准的发声条件,鹦鹉便可以发出一些简单但准确清晰的音节了。鹦鹉“说话”其实无意识

鹦鹉学舌实际上是一种“效鸣”行为,而且是受人类活动的影响而形成发展出来的“效鸣”行为。鹦鹉、八哥、鹩哥等这些被人们笼养、训练“说话”的鸟种,是人们为了满足自身的喜好,利用这些鸟种具有学习发声的能力,强制使其形成一种“人云亦云”的条件反射而已。

动物一般都有模仿能力,特别是模仿能力比较强的鸣禽,常常能模仿不同的声音,并且与它们所模仿的声音发生条件、地点、时间等有关。曾经有一只鹦鹉,当它看到主人把水瓶拿起来时,就模仿水流的“哗哗”声;当它看到一只蜜蜂飞到房里,就发出蜜蜂的“嗡嗡”声;当听到敲门声时,会大喊“请进来”。这是不是说这只鹦鹉真的就会说话了呢?其实不然,鹦鹉这些“话”都是无意识产生的,是看见一件东西后,就有了发出一定声音的条件反射。

例如人们在训练一只鹦鹉时,把敲门与“请进来”二者的声音联系在一起刺激它,鹦鹉便把这些信号储存起来,经过反复刺激,就会形成条件反射。因此只要当它听到敲门声,接着就会大喊“请进来”。但有时外面在敲木板,它也会大喊“请进来”。如果说这就是鹦鹉在讲话,那就不确切了。因为人类的讲话是从后天习得的,而鸟类的生活习性、鸣叫、表情基本上都是从先天而得。它们会学舌,也只有在饲养的情况下,经人教和训练才能达到,而且还是无意识的。鹦鹉并不比别的鸟类更聪明

鹦鹉被认为是仅次于狗和猫,人类家庭中第三大受欢迎的宠物。宝山辽贵族墓中“杨贵妃教鹦鹉图”表明,早在1000多年前鹦鹉就成为人类的宠物了。实际上,人类对家养鹦鹉的着迷已经超过3000年。

人类喜欢饲养鹦鹉除了因为它的美丽、温顺,还因为人类认为鹦鹉很聪明:会说话、能滑冰、喜欢嗑瓜子,憨态可掬。不过,鹦鹉真的比其他鸟类更聪明吗?大多数科学家认为,不管鹦鹉多么能言善辩,都只不过是一种条件反射,机械地模仿而已。由于鸟类没有发达的大脑皮层,鸣叫的中枢位于比较低级的纹状体组织中,因而它们没有思想和意识,不可能懂得人类语言的含义。

非洲灰鹦鹉是人类普遍认为比较“聪明”的鹦鹉,一生可学会800多个英语单词。在英国曾经举行过一次鹦鹉学话比赛,一只非洲灰鹦鹉获得了冠军。当时揭开鸟笼罩时,这只灰鹦鹉瞧了瞧四周说道:“哇!这儿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的鹦鹉!”全场轰动。几天后,兴奋的主人请了许多贵宾到家中庆贺,笼罩一打开:“哇!这儿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的鹦鹉!”全场哗然。本想让自己聪明的鹦鹉说出“哇!这儿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的客人!”而博得大家喝彩的主人十分狼狈。非洲灰鹦鹉是已知的几种可以和人类真正交谈的动物之一,智商大约等于一个正在学走路的小孩子

人们认为鹦鹉聪明,其实是因为鹦鹉天性好玩,而且愿意取悦人类,人类对它们比较熟悉,并没有证据证明鹦鹉比其他的鸟类更聪明。一些发声器官发达、善于学习的鸟种,例如某些鸦类、椋鸟等,也能学会周围环境中的声音——电锯锯树木的声音、电话铃声、汽车发动机声等。

其实,生活在地球上的各种动物,经历了漫漫生物进化过程,都发展出了聪明的生存本领,以适应周围的环境。一只雉鸡,自己不孵卵,却能精确地控制沙堆温度来孵卵:用喙测量温度,热了就松土透气,冷了就堆土、堆树叶。雉鸡不聪明吗?你只是没有看到而已。鸟类也会学“外语”

鸟类是自然界中具有复杂发声行为的动物之一。鸟鸣是鸟类信息通信的一种重要手段,主要用于不同鸟种的物种间识别、种内不同个体识别、繁殖期配偶选择以及保卫领域。

鸟儿是如何学会各种鸣声的呢?鹦鹉、蜂鸟、雀形目鸣禽,是目前科学家已知具有学习发声行为能力的三大类鸟,其他鸟种被认为依靠遗传发出鸣声。和人类学习语言相似,鸟类学习发声是由先天遗传作用和后天学习过程共同作用形成的:在学习的“敏感期”,聆听并且记住外界的“发声模板”,如幼鸟的双亲、兄长,或者其他鸟种的发声,之后通过不断地练习,依靠听觉反馈将自己的发声与记忆中的模板相比较,最终形成自己的鸣声。

鸟类的发声学习可以分为两大类:学习同种鸣声、学习其他鸟种或者环境中的声音。“鹦鹉学舌”的本质,属于后者——鸟类的“效鸣”行为。自然界中大约有15%~20%的鸟种具有“效鸣”行为。

鸟类学习本种的鸣声用于种内通信交流、传递信息。那么,“效鸣”的鸟儿为什么要“学外语”呢?鸟类学家提出了各种假说来解释这一行为,包括:1.一个个体通过模仿一种或几种其他鸟种鸣声,来制造一种假象,让其他的鸟类入侵者错误地认为周围有很多种/只鸟存在,以驱赶入侵者;2.错误地学习了其他鸟种的鸣声,尤其是那些分布区域重叠的不同鸟种;3.吸引第三方,通过模仿其捕食者或者捕食者竞争者的警报叫声,以引来第二种捕食者,使其错误地认为此处有“免费的午餐”,在两种捕食者为了猎物而“大打出手”时,它们便可以趁机溜走;4.实现巢寄生,为了避免被养父母识破自己的寄生身份,寄生的雏鸟会发出和寄主雏鸟相似的乞食叫声,以蒙混过关。

这些相关假说,都有一定的证据支持,都解释了一部分鸟种的“效鸣”行为,但迄今为止,仍没有哪一种假说可以完全概括性地解释鸟类的“效鸣”行为。乌鸦:城市的“留守者”

雨文截然相反的“身份”

在东西方文化中,有关乌鸦的神话或传说数不胜数。乌鸦的形象非常复杂:它代表光明,也象征黑暗;人们认为它传递喜讯,也相信它预示灾祸。截然相反的“身份”,不仅是其生活习性决定的,也是不同文化发展使然。

乌鸦通体浑黑,“哇——哇——”的叫声沙哑、刺耳。在中国古代的传说中,乌鸦常常代表着死亡、恐惧和厄运,甚至连它的叫声也被当作不祥之兆。

乌鸦钟爱腐肉,每当有死亡发生时,乌鸦的身影便会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汉乐府民歌《战城南》中就有“战城南,死郭北,野死不葬乌可食。为我谓乌:且为客豪!野死谅不葬,腐肉安能去子逃?”的诗句,可见当时的乌鸦并不受人喜爱。

古希腊的一个神话也“毁”了乌鸦的形象。神话说,太阳神阿波罗与格露丝相恋,派“圣鸟”乌鸦去监视情人的操守。一天,乌鸦看到格露丝与其他男子往来,以为其品行不端,就回来报告,阿波罗一怒之下射杀了格露丝。后来证明私通子虚乌有,阿波罗迁怒于乌鸦,使乌鸦背上了欺骗的恶名。

然而,中国古代的不少典籍也表明,乌鸦曾是吉祥鸟、报喜鸟。早在我国商朝,就有“乌鸦报喜,始有周兴”的历史传说。而且,满族的土著先民不仅把乌鸦看作报喜鸟,更把它当作保护神。民间流传着一个“乌鸦救主”的故事:当年,努尔哈赤与明军交战吃了败仗,率残部退出长城沿线的镇静堡,由小路绕进了一片黝黑的大树林。明军追来时,努尔哈赤的心提到了嗓子眼儿。当明军的探马正要进树林查看时,树林中突然“扑棱棱”地飞起了一大群乌鸦。明军将领一看则说:“乌鸦栖于树上,林中一定无人!”明军遂撤离。二十多年后,清世祖在这片“吉地”上修建了一座宏伟的寺庙,亲赐匾额“瑞昌寺”。为了纪念乌鸦的救命之恩,寺庙在重大节日或庙会时,除了杀牲祭神,尤其要用切碎的猪下水拌上碎米,以饲“神鸦”。乌鸦常出现在哥特建筑中

在英国,人们视乌鸦为图腾。“如果乌鸦飞离,伦敦塔就会倒掉”这个传说,可以追溯到英国中世纪,故事的英雄是巨人布兰(威尔士语中他的名字意思是乌鸦或者渡鸦)。布兰的妹妹嫁给了一位爱尔兰国王,却遭到丈夫辱骂。布兰的军队对爱尔兰发动了进攻,一场惨烈的战斗之后,布兰的军队几乎杀光了所有爱尔兰人,而自己也身负重伤。在巨人的命令下,随从们只好割下他那还在继续说话的头颅,带回了伦敦,将之埋在伦敦塔下。按照传说,伦敦塔上的那些乌鸦就是布兰的灵魂。只要乌鸦还在,英国就永远不会被侵略者征服。如今,你走在伦敦塔附近,也许就会看到有专人喂养的乌鸦。对垃圾“情有独钟”

有研究表明,鸦科动物可能起源于澳洲,当时那片大陆与欧亚大陆相对隔绝。随着大陆板块不断漂移靠近,大约在两三千万年前,这些鸟漂洋过海来到亚洲,经历了快速进化演变后,散布到欧洲和美洲。如今,除了南美洲的南端以及极地附近几片小地区外,世界各地都能见到鸦科成员的身影。

17世纪,人类开始进入现代化进程,乌鸦等大自然的“原始居民”,逐渐成为隆隆机器声中的牺牲品。

到了17世纪末,因数量巨大的鸦族和人类争夺资源,猎杀乌鸦之风在欧洲大陆盛极一时。鸟枪、毒药的升级,使射杀乌鸦成了时髦的消遣。乌鸦还因其强健的体格,成了为战争准备的改良热兵器的试验“靶子”。

不过,强大的繁殖能力仍使大城市中的乌鸦数量有增无减,对城市中的人群、车辆、灯光和噪声等,它们都不感到惊恐。

乌鸦有40种左右,平常人们最容易看到的是大嘴乌鸦、小嘴乌鸦以及秃鼻乌鸦。乌鸦的一生是从巢穴开始的,它们用来筑巢的树种多种多样,松树、杉树、银杏树都是筑巢用的“常客”。除了在树上筑巢,乌鸦比较喜欢高压线的铁塔,甚至在有很多选择的情况下,会优先选择在输电铁塔上筑巢。

在城市商业区,乌鸦家族一大早就会向可能有食物的地方出发,在繁华街道不停地吃着食物,晚上再回到自己的栖息地。对于乌鸦来说,夜间是非常难熬的,它们的头号天敌就是猫头鹰,如果在警戒能力下降的夜间遭到猫头鹰的偷袭,就会被捕食。也许正因为如此,乌鸦是非常讨厌猫头鹰的,如果白天一旦发现了猫头鹰,就会决然地施以攻击,将其驱逐。

乌鸦的生存能力和其杂食的特性是分不开的,乌鸦什么都吃,在觅食方面相当灵敏且投机,它们的食物包括谷物、草籽、昆虫、食物残渣、浆果及小型动物,总之一切可以食用的东西它们通通来者不拒。同时也擅长收拾动物尸骸腐肉,号称“生物清洁工”。

专门研究乌鸦并撰写了《乌鸦的教科书》的日本学者松原始,经多年观察研究发现,乌鸦对垃圾袋“情有独钟”:因为乌鸦把垃圾袋撕破,从里面把东西拉扯出来的样子,与从动物的尸骸中拉扯出内脏是完全一样的。这样说来,垃圾袋就是“包着皮的肉”,与尸骸没什么不同,如此就可以解释,乌鸦采食垃圾的行为是“适应城市生活”,而不是“没有办法在野外生存”,只是“哪里有食物便在哪里生活”罢了。人们不断产生的食物残渣,无疑为乌鸦提供了盘踞大城市的食物源。乌鸦与猫头鹰的一场角逐

乌鸦给城市环境带来的危害人所共知,但是完全消除垃圾是不可能的,即使减少也非易事,最现实的办法是防止乌鸦对垃圾进行破坏。比如东京,就把垃圾问题定位为乌鸦对策。在东京的一些街巷中,每隔一段路就会看到临街的栅栏上挂着一张丝织或麻织的大网,大约有两三平方米那么大,这是用来防乌鸦的。每天到了收集垃圾的时间,人们就会走出家门,将分好类的垃圾放到临街的栅栏边,然后用网盖好,清洁车开过来将这些垃圾收走。用网盖垃圾,不是怕垃圾被风吹走,主要是怕乌鸦叼破了装垃圾的袋子,弄脏了地面。

文献资料显示,日本东京从江户时代开始就有很多乌鸦,可是在韩国首尔、中国香港就几乎没有乌鸦立足。同样的城市,为什么有的地方乌鸦成群,有的地方比较罕见,确实很不可思议。有专家认为,这恐怕和风土气候、文化差异和垃圾状况的影响有关。

有生物学家指出,温室效应导致了城市化进程中乌鸦的大肆扩张,工业生产排放过量二氧化碳,全球变暖的显著气候变化是乌鸦从候鸟成为城市“留守者”的主要原因。并非都是“一般黑”

很多人不解,乌鸦的黑色羽毛为什么有光泽?原来,乌鸦羽毛中有黑色素,羽毛表面有角蛋白,能使光散射和干涉,会变化产生紫色和蓝色的光泽。

人们常说“天下乌鸦一般黑”,实际上这一定论也是有瑕疵的。乌鸦并不是只有漆黑的颜色,也存在着“白+黑”或“灰+黑”的乌鸦。小嘴乌鸦的一个分布在俄罗斯及欧洲的亚种即冠鸦就是黑白相间的。其他如家鸦、寒鸦等,也都不是单纯的黑色。澳大利亚的南渡鸦带有褐色。

在也门就有白色的乌鸦,远看像白鸽,很讨人喜欢。而在我国新疆的塔克拉玛干沙漠,也生活着一种白色的乌鸦——白尾地鸦,俗称“沙喜鹊”“沙漠鸟”,是杂食性鸟类。

白尾地鸦是中国特有的鸟,国外称之为新疆地鸦,当地人称为沙鹊,也有研究人员认为更恰当的名称应该是“塔里木地鸦”或“塔里木漠鸦”,原因是其分布区域仅仅局限于新疆南部塔里木盆地中的塔克拉玛干沙漠。1876~1877年俄国探险家普热瓦尔斯基在塔里木河至罗布泊考察时,曾经采集到白尾地鸦标本,并命名为“塔里木松鸦”。

白尾地鸦在茫茫沙漠中吃什么?无数人对此充满了好奇。研究表明,白尾地鸦的食物包括金龟子、漠王甲、象甲、伪步行虫、金针虫等,繁殖季节以鞘翅目的昆虫为主。这些昆虫大多数在地表活动,统称“甲壳虫”。其他时间白尾地鸦也吃蝗虫、蜥蜴、植物果实、种子、苇叶、双翅目幼虫以及其他昆虫的幼虫等,对白尾地鸦胃检发现,其胃中有马粪、玉米及甲虫,因此,白尾地鸦属于杂食性鸟类。羽色黑白相间的乌鸦

此外,沙漠公路的临时停车场或垃圾站,或者人类新建的临时定居点,如牧业村、养路段、石油基地、物探队、公路驿站附近,也是白尾地鸦经常觅食的地方。中国科学院的研究人员对白尾地鸦的研究结果表明,在公路附近白尾地鸦的数量比远离公路的地方多。这是因为,沙漠对于鸟类而言,寻找食物和庇护所是非常困难的。而道路的边缘,尤其是防护林中可以为白尾地鸦提供足够的食物资源和巢区。此外另一些陆生物种,如云雀、地山雀、长嘴百灵等在道路附近的地方,种群丰度也会偏高。

观察发现,白尾地鸦储藏食物的行为与其他鸦类十分接近。研究人员在野外考察中首次记录到白尾地鸦的储食行为,当把馕(新疆的一种特色食物)的碎片丢弃在路边时,机警的白尾地鸦会很快发现并开始搬运食物,它们似乎不急于填饱肚子,而是先运输和埋藏,在最短的时间里清理完现场,不给其他动物或风沙留下太多的机会。

那么,在狂风肆虐又变幻莫测的茫茫沙海中,白尾地鸦是如何找到储藏的食物的?根据实验,鸟类不可能像兽类通过嗅觉去找回食物,更不会像食肉类动物以撒尿来标记埋藏地。那么唯一的方式就是视觉定位,而在沙漠中这种定位是否管用?

此外,在沙漠中,白尾地鸦如何寻找水源维持身体所需要的水分?作为体形较小的鸟类,白尾地鸦如何抵抗风沙的袭击?鸟类大多喜欢潮湿阴凉的环境,但塔克拉玛干沙漠地区的地面温度平均为70摄氏度,白尾地鸦为何能够抗高温?这些都是未解之谜。万物说

乌鸦IQ了不起

到目前为止的研究发现,世界上最聪明的鸟,也许并非你我想象中的可以学舌的鹦鹉,而是普普通通的乌鸦。根据乌鸦的行为,世界各地的研究人员不断寻找更多的例证,并做了无数次实验。最终提供了一些确凿证据,证明乌鸦是非常有智慧的动物,堪称“鸟中诸葛”,其聪明机灵的程度令人吃惊。

种子是所有鸟类的基本食物,一般的鸟都会经常采集种子吃掉,乌鸦也不例外。但是,乌鸦的食物搭配极其合理,它们既吃种子、坚果这样的“素食”,也吃鸟蛋、虫子等“荤菜”。从食物结构上能显示乌鸦的聪明,而它们获取食物的方式和技巧,更能彰显它们的智慧。

在欧洲的一些公路两旁,常常可以看到乌鸦,因为每当载重汽车在公路上行驶时,地面震动往往会迫使地下的虫子爬出地面,这样,乌鸦一伸嘴便可把虫子吃掉。特别令人惊异的是,乌鸦竟然具有独到的、使用工具以达到目的的能力。在日本一所大学附近的十字路口,经常有成群的乌鸦在等待红灯到来。每当红灯亮时,乌鸦飞到地面上,迅速把胡桃放到停在路上的车子的轮胎下。等到绿灯一亮,车子开动便把胡桃碾碎,乌鸦们赶紧再次飞到地面上美餐。许多研究者得出结论,乌鸦很具创新性,甚至可以“制造工具”来完成各类任务。

乌鸦看到狗在吃东西,往往会有几只飞去啄它的屁股,待狗反身攻击时,另外几只迅速将它放下的食物抢走。如果有一只乌鸦在某个地点落入猎人的网中,那么,即使猎人改用其他完全不同的圈套,也绝不能诱骗第二只乌鸦中计。

位于南太平洋的新喀里多尼亚岛上的乌鸦,还会用树叶和细枝制作捕捉昆虫的“工具”。它们折断一些钩形小枝以脚固定,除去树皮和叶片,用喙把钩部整理成像鱼叉且带有倒钩的工具,然后用这种工具设下陷阱引诱并捉住猎物。

据鸟类学家介绍,在鸟类世界中,乌鸦的语言是最丰富的,其叫声有300余种。

更为奇怪的是,乌鸦有着惊人的拟声能力,它能重复各种各样的声音,甚至也能学人说话。例如,俄罗斯就有一只身手不凡的大乌鸦,有人问它:“你叫什么名字?”它就会得意地昂起脑袋答道:“乌鸦。”蚂蚁:一亿年物种进化之旅

杨林

2012年,广东遭受红火蚁侵袭,疫情已蔓延到广州、深圳等多个地区,其中仅惠州就已确认红火蚁疫情发生总面积达18万亩。

源自南美洲的红火蚁,是世界上最具入侵性的有害生物之一。车辆、流水都可能成为红火蚁的传播渠道。红火蚁环境适应性强,繁殖能力惊人,因此,一旦红火蚁进入某地,如果没有得到及时控制,将会以惊人的速度发展。

世界上至少有1.5万种蚂蚁,除了南极洲,蚂蚁几乎遍布所有的大陆,所有蚂蚁的重量差不多相当于全球人口的总体重。

有人戏称,假使外星人来到地球,他们一定认为蚂蚁才是地球的主宰。

当然,在地球上,人类占据了主宰地位。不过,要是将成功定义为数量和领土占据上的优势,蚂蚁可能要更加成功。与百种植物、数千种动物共生,蚂蚁曾与恐龙同时代

在非洲热带草原上,蚂蚁与金合欢树组成了生物共生组合。金合欢树树枝上的空心刺,适合含羞草工蚁作巢,并可供其享用金合欢树叶尖分泌出的甜汁。当树木的天敌天牛在金合欢树上钻孔时,含羞草工蚁就会通过吞食天牛的幼虫将它们消灭殆尽;当大象或长颈鹿来啃食树叶时,小蚂蚁又会猛蜇它们,令其灼痛难耐而逃跑。蚂蚁在摘取金合欢树叶顶端的小颗粒

在南美洲,蚁栖树和阿兹特克蚁组成了生物共生组合。蚁栖树茎像竹子一样有空腔,阿兹特克蚁用它做自己的巢穴。蚁栖树叶柄基部丛毛处可以不断生出富含蛋白质和脂肪的“小蛋”,为阿兹特克蚁提供美食。当专门侵害树叶的树叶杀手切叶蚁攻击蚁栖树时,阿兹特克蚁就会勇敢地冲出去击退入侵者,保护蚁栖树安然无恙正常生存。

与其他生物创建和谐的共生关系,是蚂蚁生存的本能。科学研究表明,与蚂蚁共生的生物、植物超过了52科465种,动物则达到了数千种,还有大量未知的真菌和微生物。

这或许是蚂蚁强大生存能力的一种铁证。从波罗的海沿岸捡到的嵌着蚂蚁遗骸的琥珀化石来看,蚂蚁至少有5000万年的历史,事实上它们的祖先可以追溯到一亿多年前的中生代。这是一个恐龙占据地球的时代,但恐龙并没有存活下来。

蚂蚁在适应环境时,还特别善于改造环境。亚马孙热带雨林地区“魔鬼花园”就是典型的例证。在这片原始森林中,四周的各种树林郁郁葱葱,有一些特殊的区域只稀稀落落生长着一种树木——柠檬蚂蚁树。美国斯坦福大学生物系研究生伊丽莎白·弗雷德里克森发现,“魔鬼花园”的缔造者不是别人,正是亚马孙雨林中的蚂蚁。蚂蚁为了建立自己的专属领地,将侵入领地内的其他植物全都杀死,只保留一个它们最喜欢寄生的树种。

弗雷德里克森发现,蚂蚁所使用的是自身产生的“除草剂”——蚁酸。在蚂蚁占领第一棵柠檬蚂蚁树之后,“魔鬼花园”开始出现。随着时间的推移,蚁酸使花园内越来越多的物种死掉了,通过这种方式,蚂蚁帮助它们的寄生树不断扩大生长的地盘,与此同时它们的“殖民地”面积也就越来越大。“魔鬼花园”的历史可达几百年。最大的一块“殖民地”的面积为1300平方米,“驻扎”了大约15万只蚁后和300万只工蚁,它的历史估计有807年。用“抗生素”种植真菌,蚂蚁从事农业比人类还要早

拥有特殊的生产技能,是蚂蚁的生存绝活儿。

包括人类,世界上有4种动物有着“农业种植”的本领,蚂蚁也在其列。

切叶蚁是蚂蚁中的农业高手。切叶蚁从树木和其他植物上切下叶子,但并非为了吃,而是将其带回蚁穴,制作培养真菌的菌床。切叶蚁首先把叶子切成1~2毫米的碎片,再咀嚼切磨成糊糊状,然后把液浆粘贴在一层干燥的叶子上,再从“菌圃”的其他部位拔下一束束菌丝,“种植”到新制的“菌床”上,移栽的真菌在上面像雾一样扩散,生长极为迅速,24小时内即可布满菌床表面……

现阶段,科学家们一共发现了550多种蚂蚁种植的真菌。

美国等国家和地区的科学家,曾花了不止15年的时间组合了一个复杂的标本阵列,包括91个蚂蚁标本,其中的65个来自于代表不同的培育菌类的蚂蚁群落。接着,研究人员们使用了DNA排序以及多种世界一流的计算机算法,构建出了这些蚂蚁的进化树,并且还用到了多米尼加琥珀中的蚂蚁化石,用它来校准进化树中的时间间隔。据此,科学家们可以确定,所有培育菌类的蚂蚁都源自一个共同的祖先,这个祖先在5000万年前全球气候变暖期间首创了这一农业方式,并且在2500万年前出现了4种不同的特殊农业体系,这4个体系各有自己的一套培育菌类的特殊方法。

而人类的农业文明也不过才仅仅一万年!切叶蚁种植的真菌王国

更加令人惊奇的是,蚂蚁在种植过程中,还会使用“抗生素”。多伦多大学的居里博士花费了3年时间,对包括切叶蚁在内的22种蚂蚁进行了仔细观察。他发现蚂蚁的“蘑菇农场”偶尔也会受到霉菌感染,使蘑菇在几天内全部死光,结果是整穴蚂蚁全部饿死。但尽管如此,切叶蚁还是有办法控制这种灾难,其奥秘在于,雌蚁会分泌一种含有链霉素的活细菌。切叶蚁“蘑菇农场”中那些忠于职守的小蚂蚁勤于察看,一发现霉菌就用随身携带的链霉素就地将之消灭,以防止其蔓延。

蚂蚁的这一本领是历代传习的。每当切叶蚁分群时,蚁后将蘑菇菌种含在口中,连同随身的会分泌链霉素的细菌带到新穴传种,所以切叶蚁的单一品种的“蘑菇农场”能延续至今,历经千万年而不衰。

这使得药物学家既羡又妒。人类使用抗生素的历史还不到70年,却由于遭长期滥用产生了抗药性。目前,一些国家的科学家试图从蚂蚁身上寻找突破口,研发出新一代的抗生素,更有效地治愈人类的疾病。从独立王国走向合众共赢,蚂蚁“联合国”已绵延5000公里

一只蚂蚁不会产生奇迹,而群体的工作成果往往让人目瞪口呆。

一亿多年来,蚂蚁一直在按自己的“世界观”改造着世界。它们有组织、有分工,有种族、有军队,甚至有国家。美国蚂蚁学者爱德华·威尔逊认为,他心目中“生物学最大的未解之谜”——为什么生命历史上会有那么二三十种生物达成了伟大突破,建立起高度复杂的社会形态。在他看来,真社会性物种“绝对是生命历史上最为成功的物种”。

与人类社会的联合国类似,蚂蚁也在地球上建立了自己的联合国。洛桑大学的生物学家阿诺德·梅德,利用全球卫星定位系统记录各蚁穴之间的关系,绘制出全世界最有组织的超级群落社会。(南宋)林椿《枇杷山鸟图》,鸟雀定睛端详果实上的蚂蚁

在瑞士的侏罗纪森林里,分布着1200个红褐林蚁蚁穴,用100公里的通道连接,每一个蚁穴在大小和功能上都有所差异。母穴是当然要有的,还有囤积粮食的季节性临时穴,以及分区转继站的附属蚁穴。研究表明,这个群落约有15亿只蚂蚁,数量相当可观。但更惊人的是,这里有成百上千只蚁后和平共处、相安无事。这个体制内没有战争,就像没有领袖的联邦一样,完全是自行组织的。它们以互助式政体为基础,从来不会陷入无政府状态。

蚂蚁已不满足它们往昔的小王国式的社会构架,它们正在走向合众!

研究发现,地球上至少有4种蚂蚁,已开始组成类似合众国式的超大型群体,群体内包括几百个连成网络的蚁穴,连接这些蚁穴的“通道”竟长达数百公里。在日本北海道,一个由红蚁建立的“合众国”,小团体多达4.5万个,占地270公顷,其中有100万个蚁后,3000亿个工蚁;在法国的汝拉山,有一个由1200个蚁穴组成的蚂蚁联合群体;在欧洲南部,一个难以置信的超级大蚁群绵延5000公里,从意大利的西部海岸,沿海岸线一直延伸至西班牙的西北部。据称,这是世界上已知最大的蚂蚁合作群体。组成这个超级蚁群的是阿根廷蚂蚁,足有数十亿之众,它们居住在几百万个蚁穴中,互相之间紧密合作。

蚂蚁“合众国”的出现,已然向人类宣示,蚂蚁凭借着它们优秀的社会组织和令人叹为观止的集体主义精神,正在悄悄地扩张着自己的地盘。难道,未来世界的主宰真的会是它们?第2篇航母:飞机载舰的迷人设想

林山

1903年12月17日,在美国北卡罗来纳州的一个小镇上,莱特兄弟完成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动力飞行。

飞机诞生以后,马上就被运用到各种军事用途之中。而把飞机和军舰结合起来,这种迷人的设想几乎没有任何障碍,很快就被人们谈论起来。大胆的美国人,巡洋舰上试验飞机起降

最早系统地论述“航空母舰”这一概念的是一个法国人。1909年,一个叫克雷曼·阿德的法国发明家出版了一本书,名字叫《军事飞行》。在这本书里,他描述了一种叫“航空母舰”的家伙。他认为,这种军舰必须拥有平整开阔的飞行甲板,用于提升飞机的大型升降机,还必须有岛式上层建筑以及甲板下的机库等。而这些设计思想,事实上都被后来发展起来的航空母舰普遍采用。

就在法国人还在痴迷于“思想实验”的时候,乐于实践的美国人已经开始动手操作起来。

据说,促使美国人加快行动的原因来自于报纸上的一篇报道。这篇报道说的是,德国人正研究试验,准备让一架携带邮件的飞机从航行在汉堡—纽约航线上的一艘德国邮船的前甲板平台起飞,以加快向纽约投递邮件的速度。看了这则消息,美国海军方面当即猜想:德国当局是不是以邮政作掩护,正在试验一项攻击美国的新技术?海军物资局局长助理钱伯斯上校随即被任命为进行飞机在军舰上起飞试验的总负责人。

1910年11月14日,起飞试验小组在美新型轻巡洋舰“伯明翰”号的前甲板上,铺起了一个26米长、向前倾斜的木质跑道。一个名叫尤金·伊利的经验丰富的民间飞行员,坐在一架“柯蒂斯”式单座双翼民用飞机上,在跑道的一端发动了飞机。由于滑跑距离太短,飞机在离开舰身以后,晃晃悠悠地向海中扎去。就在围观的人群发出一片惊呼的同时,沉着的尤金巧妙地操纵飞机的尾水平舵,把飞机拉了起来。随后,他驾驶飞机在水面上飞了几千米,在海湾附近的一个广场上平稳着陆。

两个月后的1911年1月18日,还是尤金·伊利,驾驶着同一架“柯蒂斯”式飞机,开始了在军舰上的降落试验。这一次飞机是从海岸上起飞,而作为降落跑道的是“宾夕法尼亚”号重巡洋舰,它的舰身比“伯明翰”号要长,供降落使用的甲板跑道相应也要长。然而,这仍然是一项非常危险的试验,因为一旦发生事故,不但飞机,整艘军舰也会面临风险。

他们在巡洋舰尾部搭设了一条长约36米的木板跑道,还在跑道上横向配置了22道钩索,每道钩索两端用50磅重的沙袋系住,当飞

图片[2]-万物有意思:世界篇(全两册)(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百度网盘下载-图书乐园 - 分享优质的图书

资源微信小程序

温馨提示: 声明:本站所有内容版权均属于原作者所有,这里所提供内容均只能用于参考学习用,请勿直接商用。若由于商用引起版权纠纷,一切责任均由使用者承担。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着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QQ: 121671486,微信:diqiuren010101,邮箱:121671486@qq.com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11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请登录后发表评论

    暂无评论内容